在深圳核心区繁华的街头,以电子广告的形式频频出现的新款深证100ETF,正如一阵清新的潮流席卷而来。随着近年来投资的人对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兴趣的增长,ETF发行步伐不断加速,成为了当前金融市场的一大亮点。根据Wind的数据,上周有多达11只ETF产品正式首发,这中间还包括聚焦大盘宽基的深证100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以及多只行业ETF。这一系列新产品的推出,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整个ETF生态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思考。
具体来说,上周的ETF发行情况让人瞩目,11只新的ETF产品在短短几天内接连亮相。3月17日,10只ETF同日首发,其中不仅包括主投港股医药、改革行业的创业板医药、恒生互联网科技,还有关注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的ETF。而到3月21日,融通深证100ETF也正式上市。这样的首发节奏,无疑为投资者的投资选项注入了新的活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11只ETF中的3只产品在租借期间内便提前完成募集。平安中证A500ETF在3月21日原定的发行周期内顺利结募,而华夏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与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也在极短的时间内遭遇热烈的市场反响,分别于3月19日和3月21日早早结束募集。这一现象的发生,表明市场对这些新ETF产品的理解和热切期盼。
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不断的增加,ETF产品的上新节奏有可能成为常态。根据Wind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接下来还会有一批新ETF在定档上。3月24日,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银证自由现金流ETF等将迎来首发。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仅在3月18日,就有多家基金公司集体申请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显示出对这一投资主题的重视和追逐。截至目前,上报的自由现金流主题指数产品数目已超过30只。
可以说,市场上新产品的频繁涌现,无疑是响应了政府有关金融市场创新的政策号召。尤其是《促进长期资金市场指数化投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快速注册机制”,使得ETF的上新速度更高效,有望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活力。
然而,光有新产品的频繁推出,仍远远不足。如何构建完善的ETF生态体系,成为了行业内新的课题。上周,多家基金公司联合宣布,旗下全部指数基金的使用费将由基金管理人来承担,以此来降低了投资者的理财成本。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极大提高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因此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更进一步,3月21日,中国结算发布了关于信用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试点的新通知,该通知明确为了更好的提高信用债ETF产品的流动性,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的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针对合乎条件的信用债ETF产品,将允许申请质押融资。这一措施的实施,标志着基金产品回购有了新进展,将有利于增强信用债市场的吸引力。
ETF生态圈的建设与完善,必将是推动这一系列新产品向更高质量发展进阶的基础。因此在深交所于3月21日举行的第三期ETF生态大会上,业界就已明确:要更好地营造中长期资金“愿意投、方便投、留得住”的新生态,确保ETF市场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从市场对新ETF产品的热情来看,ETF投资在未来将会持续升温。随着各种行业ETF的不断发布,投资者不仅能更全面地参与到市场的各类投资机会中,还能通过不同的投资策略来分散风险、提高收益。而随着政策的逐步推动和市场参与者的积极响应,预计不久的将来,ETF市场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的ETF市场不仅是新产品层出不穷的热潮,更是在生态建设中不断进化的生动案例。未来,ETF将继续在中国长期资金市场中扮演逐渐重要的角色,吸引更加多的资金流入,为经济的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