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呼和浩特12月20日电 (记者 齐浩男)12月20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呼和浩特成为2024诚信建设影响力城市之一。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以诚信建设工程为契机,以惠企便民为导向,全面整合15个“信用+”创新场景,构建了政务服务、科创金融、文旅产业、民生保障四大信用应用矩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政务服务方面,呼和浩特市致力于打造便捷、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以信用为基石,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精简68.8%。同时,呼和浩特市构建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建立了“1+4+N”同城化框架体系,实现了呼包鄂乌政务事项“互办互认”,推出了1412项“四城通办”事项。此外,还推出了“信易批”“信用+远程勘验”服务,压缩勘验时间50%以上,逐步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为“六个区域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科创金融领域,呼和浩特市不停地改进革新“信用+融资服务”模式,形成了全链条融资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助保贷”“个体蒙信贷”“银税互动”等融资产品为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了超过33亿元的贷款支持,助力培育了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科技新兴起的产业。这些措施为“六大产业集群”提供了资金保障,推动了呼和浩特市经济的迅速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呼和浩特市的GDP增速位列省会城市第一,并荣获“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和“2024年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称号。
在文旅产业方面,呼和浩特市以文旅空间“一廊・两轴・五带”为依托,推动文旅与信用的深层次地融合。目前,“信用+旅游”已覆盖全市超过40家A级景区,为游客提供了优惠减免、免票入园、优先通行等便利服务,让游客获得了最佳的旅游出行体验。呼和浩特市还致力于打造“博物馆之城”,彰显北疆文化渊源。同时,“信用+阅读”让6万余读者受益,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引领了全民阅读风尚。这些举措进一步彰显了呼和浩特市的文化魅力,使其荣获“中国康养旅游城市”称号。
在民生保障方面,呼和浩特市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了“信用+养老”“信用+医疗”等“信用+民生”机制。这些机制将信用状况与社会保障挂钩,努力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取得突破。目前,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已达100%,呼和浩特市还入选了“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城市”。通过全方位创建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五宜城市”,呼和浩特市打造了拴心留人的“软环境”。2023年,全市非流动人口增长1.49%,位列省会城市第三。近三年,呼和浩特市吸引了13.74万名大学生在本地就业创业,并入选“2023年最具幸福感城市”。今年11月份,呼和浩特市还顺利通过了“全国文明城市”验收。
展望未来,呼和浩特市将继续深化应用“信用+”场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首府建设,打造“诚信呼和浩特”城市新名片,为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贡献首府力量。信用建设任重道远,但呼和浩特市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工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月19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派区委会、自治区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2024年重点课题调研成果汇报,听取各派区委会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情况汇报,征求党外人士和商会组织代表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主持会议并讲话。…
12月19日,王莉霞主持召开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暨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文章,强调要着力构建具有内蒙古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延链补链、优化升级,健全多层级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